5月15日,馬克思主義學院全體教師及研究性學習小組的學生赴衡東縣開展實踐調研活動。

首先,師生一行來到楊山實驗中學,采訪了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劉偉南大師之女——大橋剪紙非遺工坊坊主劉詠老師。在與劉詠老師的深入探討中,師生們進一步了解到,大橋剪紙作為衡陽本土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目前也面臨著保護和傳承人才匱乏的問題。劉詠老師也向大家展示了她目前在這方面做出的相關努力成果,師生們也在非遺工作坊親身體驗了剪紙的奇妙之處。
隨后,一行前往衡東縣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示館,栩栩如生的大橋剪紙、垂涎欲滴的衡東土菜、活靈活現的衡山皮影等。衡東別具一格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吸引了師生的目光,講解員聲情并茂的講解進一步讓調研團隊感受到:非物質文化遺產是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文化傳統的載體,彰顯著民間的集體記憶、生活智慧和禮俗信仰。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和傳承關乎文化血脈續、文化戰略全局和民族復興偉業。
此次活動,不僅讓師生們開闊了視野,增長了知識,也深刻領略到衡陽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充分感受到中華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學生們一致認為,通過此次調研,深入感受了衡東大橋剪紙的獨特魅力,也通過實踐提升了對電商專業知識的進一步認識。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每個當代大學生都應肩負的責任。以電商之力,夯實中國式現代化的文化根基,以青春之我,助力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教師們紛紛表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瑰寶,我們應堅定文化自信,增強文化自覺,保護和利用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深入挖掘衡陽傳統文化的精髓,并將其有機融入大學生思政教育,實現文化育人的功能。